摘要: 棉布矿物胶彩 八蚌寺 此组唐卡共22幅,共分两部分:一部分5幅,为黑唐卡;另一部分17幅。5幅黑唐卡绘制的是藏传佛教“五尊护法”;而17幅唐卡绘制的都是各种玛哈嘎拉。两部分唐卡都是微型唐卡,主要用于佛教密宗修行、传授密宗灌顶或举行宗教仪轨,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举行宗教仪式的…
棉布矿物胶彩
八蚌寺
此组唐卡共22幅,共分两部分:一部分5幅,为黑唐卡;另一部分17幅。5幅黑唐卡绘制的是藏传佛教“五尊护法”;而17幅唐卡绘制的都是各种玛哈嘎拉。两部分唐卡都是微型唐卡,主要用于佛教密宗修行、传授密宗灌顶或举行宗教仪轨,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举行宗教仪式的道具。其中,五尊护法黑唐卡分别为俱善护法(18)、阎魔护法(19)、玛哈嘎拉(20)、班丹拉姆(21)和多闻天王(22),它们都是藏传佛教护法神中重要的护法。在唐卡背面用朱砂写有“嗡、阿、吽”咒语,表示唐卡已经开光加持,具有佛性和灵气。17幅玛哈嘎拉微型唐卡中,有15幅内容是玛哈嘎拉,其余两幅是六臂玛哈嘎拉的眷属。它们的背面都有编号和题记,皆为两行藏文,第一行是编号,第二行是名称,其中两幅没有编号。根据密宗修法集《修法宝源》,17幅微型唐卡的名称及编号分别为:
1、白色大宝如意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36号;
2、三面六臂增慧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38号;
3、红色自在王玛哈嘎拉, 编号为第239号;
4、绿色寿主护法,编号为第240号;
5、持除难棒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55号;
6、玛哈嘎拉八尊,编号为第258号;
7、阿底峡所传吉祥炽燃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59号;
8、西南红色持钺刀玛哈嘎拉,编号为261号;
9、四和合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2号;
10、迦湿弥罗班智达所传持钺刀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3号;
11、加纳师所传持钺刀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5号;
12、黑衣持铜刀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6号;
13、裸形持铜刀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7号;
14、狮子座部众主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68号;
15、雄伟黄门玛哈嘎拉,编号为第274尊;
16、六臂玛哈嘎拉主尊右边夜叉孜纳弥扎和梵天凯扎巴拉;
17、六臂玛哈嘎扩主尊左边阎罗王扎卡达和大魔怙塔格腊扎。
由上可见,全套微型唐卡主要表现的是玛哈嘎拉。玛哈嘎拉是印度梵文音译,汉译大黑天,藏语称“贡布”或“沽贡”, 意思是怙主或宝帐怙主。这17幅唐卡中玛哈嘎拉是根据藏传佛教密宗修法集《修法宝源》的内容绘制的。《修法宝源》有三百多尊藏传佛教密宗本尊法相,都是藏传佛教密宗中比较常见的本尊,并按照藏传佛教传统的方法对本尊进行分类。玛哈嘎拉是护法类本尊,按照编排顺序护法部一般排列在后半部分。根据《五百佛像集》,玛哈嘎拉护法类大概排列在诸尊本尊第二百三十几位以后,此17幅唐卡的藏文编号就是从236号开始的。因此从编号可以断定,这17幅唐卡是一套唐卡法相集中的一部分,其完整数量至少应该有三百多幅,其中仅玛哈嘎拉护法法相也应该有50幅左右。这17幅玛哈嘎拉唐卡虽然数量有所不足,但与5幅黑卡搭配组合一起,或许有其特殊用途,或是一种精简的形式。
绘画艺术上,值得注意的主要是17幅微型唐卡。这17幅唐卡绘工十分简洁,大部分只有尊神的法相,没有装饰性图案,只有少量绘有祥云、雪山、水纹等装饰,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微型唐卡篇幅所限,另一方面便于举行密宗修行或密宗修行教学所用,所以力求图像简单清晰。虽然如此,若仔细观察每幅唐卡,其艺术水平毫不逊色于大幅唐卡,不仅图像规范,色彩搭配合理,而且线条刚劲有力,不仅将护法神玛哈嘎拉威猛、可怖的形象表象得淋漓尽致,而且将每尊护法神不同的特点也表现得十分传神到位。据其风格分析,17幅唐卡应出自四川甘孜的八蚌寺,为同一画家所绘。(本文由西藏文化博物馆当增扎西先生撰写)
注: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。
业务合作:范猛15898937160 赵宇13562672870责任编辑:王远见156105981680536—8025997zggtcxz@163.com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5]1282-139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